第(3/3)页 “文远此话有些偏颇,光是朕一人,可做不到如此多事。” “朕的谋划不过是颍川、上郡两郡,以及同鲜卑和荆州通商之事。” “其余的事情,如西凉朕不过是站在了皇甫嵩老将军打下的坚实基础罢了。” 刘辩立刻摆手,继续说道,“至于南阳,则是卢植老将军的功劳,而上郡若不是奉孝出使白波,只怕也能成事,最后这兖州,皆是文若、孔明、奉孝与仲德(程昱)先生的功劳。” 刘辩之所以要将这些功劳划分清楚。 一是为了日后给他们升官做铺排,二则是帝王的驭人之术,对于这些文人,他们对名留青史有着近乎执念的需求。让他们求仁得仁,才是最好的奖励。 毕竟从皇帝口中说出的话,都是有史官跟着记录的,刘辩这一开口,他们几位起码就算是入了刘辩的帝王本纪了。 即便他们为了让有关自己的篇章增加体量,他们也会努力地帮助刘辩,开创一个新的大汉盛世。 “陛下真乃圣君也!” 程昱闻言,立刻跪了下来,听到刘辩如此说法,他知道他稳了。 “仲德先生,你闻名于青兖,朕欲入青,还需要你的助力,就暂时拜先生为我亲军军师,委屈先生了。” 刘辩亲自将程昱扶了起来。 “臣,必尽心尽力!陛下,臣与郑玄大人倒是熟知,臣可书信一封,探查一二。” “如此甚好,青州境内一无匪患,二无叛乱,朕师出无名,若得郑玄先生之邀,真可从济北引兵而入青州,见一见焦和。” 刘辩闻言,立刻提起了兴趣。 “臣与焦刺史倒也有过数面之缘,臣可同时发信,以示尊敬。” “甚好!” 刘辩立刻同意了程昱的计策。 程昱大笔一挥,立刻写就两封截然不同的书信,写给郑玄的是晚辈拜见前辈的口吻,其中多举大义,以鸿文学宫为突破口,诉说着刘辩对郑玄的热诚之心。 而写给焦和的信,更像是下级对于上级的倾慕,并以青州防务为突破口,说出了刘辩亲至的缘由。 两封信用词恳切,理由充分,刘辩看罢毫不犹豫地便下令送出去。 第(3/3)页